大一教研組在金玫老師和徐婧老師的指導和帶領下,本學期涉及辯論A組8支隊伍🚴🏽♀️,B組22支隊伍,截止至十二周已完成第一個中文辯題的訓練和考核,考慮到第二輪辯論A組整體情況良好,因此A組訓練重點在於幫帶B組訓練📓,使B組能夠在第二輪訓練過程中彌補上一輪訓練的不足,在訓練成效上有所突破。本周,圍繞大一教研組辯論訓練成效🤰🏼、存在的問題以及有關措施總結如下:
成果討論
A、B組情況說明
首先,就辯論訓練的效果而言,通過全新的分組方式🐕,對辯論相對突出的學生(A組)而言能夠通過辯論“知音”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提升,無論是辯論技巧、辯題的剖析、思維的碰撞都有了“火花”,成效突出且迅速🎽,對辯論熱情更是不言而喻。但因為A、B組的起步點不同🫃🏿,所以B組是我們教研組辯論指導的重點,對他們的要求也存在一定差異🫚。對於B組的學生,他們相對A組而言辯論熱情、口頭表達🚵🏼、破題程度、合作配合等都存在很多薄弱之處,組與組、學生與學生之間辯論素養也層次不齊。
就辯論指導中發現的問題而言,主要發現B組通過日常訓練指導存在如下問題(反復且突出):立論中缺乏判準👰🏽♂️,破題不到位對辯題理解不夠準確,思維較為固化,陳詞和總結沒有深入,攻辯和自由辯論環節各說各的,沒有圍繞陳詞展開討論和交流,雙方立場不明確,過分依賴手中的稿件無法自圓其說,經常發生卡段和浪費時間的情況等等。
問題及措施
問題:
針對B組辯論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教研組每周都會召開辯論分析及交流研討會👨🏼🦲,意在指出問題☂️,頭腦風暴,想辦法解決問題。比如針對破題不夠深入,第一個辯題結束後再開啟第二個辯題的時候同樣還會發生類似的問題,主要原因在於學生過於依賴百度,簡單地網上百度一下,不作任何思考和研究,經常辯題內容出現錯誤理解都未能發現。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教研組每一次辯題破提前都會下小組逐個進行破題指導,從“趣味”出發誘發學生討論,找出判定詞,指出關鍵點,設定評判標準;針對攻辯和自有環節表述脫離開篇陳詞的問題,首先我們教研組以鼓勵每位學生開口發言為前提,以積極表揚的方式不斷對學生表達進行肯定💩,期間也會時不時進行提醒陳詞的關鍵點🧑🏼🌾,通過“鬧鐘式”提醒的方法讓學生逐漸轉向“正軌”🤵🏻♀️,久而久之他們的討論也會越來越趨向核心內容🦥,等。
總結
截至目前📬,我們教研組考慮到學生辯論的實際情況💁🏼♀️,預計本周基本完成第二個中文辯題的訓練🤹🏿♀️,下周開始對B組進行逐個考核,期間穿插教研組成員的提問🌮、臺賬的查閱、A組指導的反饋等環節🧨,全方位的評估訓練成效,對不合格的小組再利用一周的時間進行完善。